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展改革局对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

从“十一五”时期到2020年是我国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建设期。在这一时期,不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且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任务。这两大战略目标的实施,给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科学制定未来十五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成为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先发展”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作一论述。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批评意见。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十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奋斗、勇于拼搏、克服了自然灾害和国家宏观调控给我县经济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关闭小高炉,煤矿连续三年整顿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预计到2005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完成6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00元,分别超过预期61亿元、4亿元和4000元的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达到9.4%,与“九五”持平;财政总收入增长幅度为25.3%,比“九五”高出近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为6.74%,比“九五”低约5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不断改善投融资环境,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争取上级资金的奖励办法》,争取上级的、引进县外的、调出民间的、贷出银行的,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连年增长,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亿元。其中列入县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1年的3亿元,2002年的5.86亿元,2003年的10亿元,2004年13亿元,达到2005年的15亿元,仅争取市以上国家投资就达3.5亿元,有效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3、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传统农业正在转型。全县以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以建设“小杨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不断改善农业的种植条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五年时间,共建成2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科技示范农场,面积达到6.5万亩;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发展到20万亩,占到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传统工业全面提升。煤炭行业全面整合,新建和改造30万吨以上矿井7座,天地王坡煤业建成了年生产150万吨的全省最大的单井单面矿井。冶铸业新建了福盛钢铁、晨晖铸管、金工铸业、金秋铸业、亚鑫318等若干项目,建成了球墨铸造生产线100余条,中高档铸件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

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先后有16个项目列入省“1311”和市“2316”规划,以思科高岭土、强华铝硅钛、坤达磁材、天九制药、清慧汽配、康达水泥、星冉建材为标志的新兴产业项目已逐步投入生产,构成了我县煤电、铸造、新材料三大新型产业雏形,初步形成了“1511”的发展框架,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未完,全文共6320字,当前显示12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