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08年稽查工作亮点

...08年质监局稽查工作亮点

2008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按照市、县两级党组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结合**的实际情况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专项执法工作的同时,重点对**县的食品加工小作坊、无证板材加工企业开展了持久的整顿治理,对全县的加油站进行了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在坐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打防结合,对小作坊实施动态监管

**县食品加工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发展参差不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量存在,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呈现“多、小、散、乱、差”的特点,短时间内难以提高生产水平,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从根本上规范**县的食品加工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完善三项制度

1、建立和完善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档案。组织人员深入到城乡、村镇,区分不同行业,详细调查登记小作坊的名称、地址、代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姓名、联系方式、规模、人数、生产能力、产品种类、产品标准、主要生产设备、主要检验设备、原材料把关、监督检查情况、质量违法查处情况及相关信息载入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有食品加工作坊33家,全部建立了档案,签订了质量承诺书。

2、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及执法打假区域监管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将全县12个乡镇,分片划定监管点,实行“四定”,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将全县所有小作坊一一落实到队、落实到人,做到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个区域都有专人具体负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从组织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防止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3、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手段。针对我县是农业县,生产条件落后,质量意识薄弱,我们执法人员有限这一实际状况,我们借助“产品质量五级监管网络”充分调动乡镇协管员,村级信息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级小作坊处于两员的监管之下,有情况随时上报,定期巡查,使质量监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努力构建“两大”体系

1、构建日常监管体系,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探索,借助“巡查回访”、“三员四定”、“执法打假责任制”等制度的建立。尤其是产品质量监管网络的完善。我们摸清了全县食品小作坊的底数,理顺了各股、室、队、中心的工作关系,在全县初步形成了综合监管网络,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和无缝监管的格局,通过强化村级信息员对小作坊的监控,延伸并拓宽了监管触角,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实行动态监控,做到心中有数,基本上做到了日常监管“纵到底、横到边”的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


(未完,全文共3398字,当前显示10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