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委中心理论学习组上的讲话摘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党的文件中最早提出“和谐社会”这个词,应该说是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十六大又提出,与2000年我们进入总体小康社会相比,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对全面小康的一个论述,在这里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和谐”这个词。十六大之后,胡锦涛同志第一次的重要活动是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两个务必”的核心是要进一步地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接着,200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开会,研究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在会后立即公开报道了常委会讨论的内容。之后,中央专门派出督查组到各省去督查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发生了“非典”疫情,在组织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党中央敏锐地发现,我们在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非典”给我们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一个是我们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缺乏预警机制。二是我们的社会管理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生变化之后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了各方面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也是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现在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则。接着在2003年中央经济会议上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最后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科学发展观问题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提出了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各方面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指导原则。在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任务之一。应当说,从发展的过程来看,我觉得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确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使命的进一步深化。


(未完,全文共4919字,当前显示10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