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区是纯山区,山区丘陵面积较大,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加快山区农机化发展是农机部门面临的当务之急。为破解这一难题,区农机局对全区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研,重点调研了制约山区丘陵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解决对策,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地处xx市东北部,全区辖9个镇、1个街道,总人口53万人。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88.6%;耕地面积57.7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林果种植面积26万亩,设施农业种植面积4000亩。近年来,xx区大力推广适应山区丘陵生产的新型小微农业机械,全区山区丘陵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大中小型拖拉机(手扶居多)8000余台,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6000余台,植保机械5000台,灌溉机械3000台,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覆膜机、收获机等100余台,全区山区丘陵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0%,低于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机化发展。xx区是全省30个经济欠发xx县,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道路条件差,加之山区丘陵地势凸凹不平,致使大型农业机械正常作业受到制约,所以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高,即使购置的小型和轻型农机具大多只用于自家的农业生产,造成农机作业量小,使用率低。

(二)土地分散,农机规模化作业受制约。山区人均耕地少,地块面积小,加之山区丘陵田地分散,地势高低不平,规模操作机械受到制约,同时土地分散经营使单户农民购置农机投入成本加大,农机使用率低,导致本区农民购置大型机械积极性不高,外地区机械跨区作业不愿来,影响了新机具和农机科技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进程,农机化发展缓慢。

(三)经济基础差,农机化推广资金投入不足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农机推广的资金难以到位,农民的购机、用机积极性不高二是近年来各种农机化扶持政策主要投向平原地区和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忽视了山区农机化发展,导致了平原地区和山区丘陵之间农机化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四)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低。区、镇两级从事农机化服务和推广人员少,且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大多数镇级农机服务人员身兼多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很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农机化推广和服务上来,影响了农机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严重影响。

(五)适宜山区作业的机具少,性能质量差,价格偏高,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一方面农机科研部门和生产企业重视大型机械的研制生产,忽视适宜山区丘陵作业的小型多功能机械的研发生产,尤其是适宜山亭种植面积较大的红枣、板栗、火樱桃、花椒等采摘的机具处于空白,这些种植区域的机械化仅停留在植保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益的趋动及技术成熟度低,适应山区的农机具价格较高,且性能质量较差,形成明显的供需矛盾及偏差。

三、加快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策扶持,统筹制订山区农机化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起着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作用,没有山区农机化发展,就没有山区农业现代化,更不可能与平原地区同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各级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制定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规划,并在资金、项目、技术指导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示范引路,分步实施。不断拉长山区农机化在全市农机化发展中的短板,确保与全市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未完,全文共11347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