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下乡住村包村活动先进典型材料

20**年,是毕增林同志调任潞城镇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九光村作为镇党委书记的下乡住村联系点,时刻牵动着毕书记的心。一年来,他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常下常住,真包实扶,多次深入该村与两委成员一道谋规划、谈项目,与农民群众共同聊增收、话发展。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使九光村这个偏远贫困小山村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设施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放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

九光村位于xx县东南12公里处,现有165户、491口人,现有耕地701亩,林地2300余亩,2011年底全村人均收入4500元,是一个典型的偏远贫困小山村。“导致九光村贫困的结症是什么,群众增收的路径又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使这个初来乍

到,人地两生的镇党委书记陷入了沉思。凭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一年的下乡住村期间,通过干在农田,吃在农家,住在农户,他不仅对九光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听到了农民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他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沉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道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深入下去,为群众多办实事

“到了基层不等于深入基层,见到群众不等于深入群众”。这是毕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一年的下乡住村期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他了解到了许多从文件、材料和听汇报中得不到的东西。他清醒地认识到,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他们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尽快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是开展下乡住村工作的突破口。为此,他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将村支部阵地改造、村内环境整治、农村街巷硬化作为了九光村首要急需解决的3件大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为该村多方协调资金3.2万元,对原有支部活动室进行了改造,组织党员干部义务清理了村内大街小巷的积存垃圾,对一纵两横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在下乡住村期间,他先后3次走进困难群众秦保虎、秦虎贤、郑月花家中,送去慰问金800元。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狠抓产业,为发展打牢基础


(未完,全文共3529字,当前显示8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