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驻村队员典型材料
贵州是贫困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如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转型、加速发展、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我深知,这是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我们这代年青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怀着这一伟大梦想,我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参加贵州省2014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成为万村千乡中的一名驻村干部。
深入开展调研,尽快熟悉村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工作经验。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农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和南开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我紧紧依靠兴寨村村支两委及干部群众,尽快摸清情况。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把兴寨村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始终扑下身子,走组串户,放下架子,与群众聊天。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农家小院,与他们拉家常、听诉求、谈发展,了解他们的期盼。在交谈中,我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城市人的傲气,虚心向他们学习,尊重他们像尊重自己父母一样,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对村情有了基本了解。兴寨村位于南开乡西北部,距离县城48公里、乡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810户、人口381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5%以上,其中以苗族、彝族为主,玉米、马铃薯和土烟为主要农业收入,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800元,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常年缺水,是一个典型的一类贫困村,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都会举行盛大的苗族小花苗跳花节活动,民族文化旅游潜力大。
找准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规划
兴寨村老百姓对致富的渴望非常强烈,如何因地制宜求发展始终是我思考的方向。通过与乡镇领导的沟通,和村支两委的探讨,我认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是一条好的致富路。根据乡镇发展的总体布局,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草拟发展规划。一是打造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产业。我们将兴寨村三口塘民族文化旅游园作为建设重点,依托苗族跳花节的影响力,带动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歌舞表演、农家乐等协调发展;二是科学规划布局、整合周边资源。积极主动与南开农业园区联系,将周边村寨的资源有机整合,逐步形成民族风情、文化传承、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健身为一体的旅游村寨;三是科学民主决策、共谋同步发展。在决策中始终采取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工作方法,多次召开村民会议,让每位村民在决策中,充分发表意见,使他们成为发展的决策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四是拓宽致富途径、发展集体经济。为使村民逐步摆脱贫困,我们拟建立民族文化园等,村民可多渠道自愿入股,以土地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形成,按建设过程中的贡献多少作为个人股本,制定比例分红的机制,并按年度提取村级发展公益金,为将来的造血式发展打好基础。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利益;做法是“想要共同小康,先要共同付出”,目标是老百姓不仅要有“物质小康”更要有“精神小康”,努力让兴寨村成为美丽和谐幸福的小康村。
加大对外协调,积极争取资金
(未完,全文共6040字,当前显示12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