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良心和良知

汉语中的良心一词可析为两字∶一为良,就是道德;一为心,也就是意识。良字本身固然有多种含义,包括非道德意义上的好,精美手艺熟练等等,但一旦和心或知联系起来,则从来都只有道德的含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良字还有天赋、先天就有的意义,如孟子所言: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就明确地以不学而知来定义良知。所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强调良心的综合性,直觉性和自足性,把良心看作一个包括了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种种道德意识成分的整体,对良心取一种直接的整体把握,而并不深究其细节,而在西方,我们知道,良心概念的字面含义就是同知、共知。同、共意味着他人,意味着社会,意味着要与他人取得某种一致,知则意味着认识、知识,而对这个知的诠释则多解为理性。

中国的思想家们对良心的意义体验至深,却不甚关心良心的起源、构成等问题,在他们常说的良心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当下的呈现一类话语中,虽有某种武断的嫌疑,但也有一种崇高、绝对的意味,而西方思想家则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面对良心概念作过种种分析。总之,中国思想家长于对良心的体验,长于对良心的总体和直接的把握,西方思想家长于对良心的分析,长于对良心的分门别类,不同角度的细致探讨。体验者必使自身介入其中,使自身人格与生活发生某种改变,分析者则可以取一种冷静的理智旁观态度。故我们在中国的良心概念那里,接触的不仅是学理,还有如孟子、阳明等一个个带着感情和血肉的生动人格,而在西方人的良心概念那里,则象进入了一座精致的学理的宫殿。西方人也有其深刻的终极关切和热烈的精神追求,然而它的基点不是固定在良心的概念上。


(未完,全文共2583字,当前显示7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