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不用扬鞭自奋蹄

到过西滑封村的人,都说西滑封村富裕文明,是“乡村都市”。村民住的是16层公寓楼,享受着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企业生机盎然,生意红红火火;班子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翻阅西滑封村的变迁史,我们不难发现: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王在富,他艰苦创业不居功,选贤任能谋发展,带领引导大伙创业,四十余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实践着“三个代表”。

苦干不苦熬,敢干不蛮干,不改变西滑封村的面貌,死不瞑目

说起西滑封村的过去,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一头毛驴三条腿,一眼砖井没有水,一亩不打半石粮,一年糠菜难顾嘴。这是西滑封村贫穷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9年,30多岁的王在富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那正是西滑封村最艰难的时候。王在富暗暗发誓:“我王在富哪怕上刀山也要让全村人吃饱饭。不改变西滑封的面貌,死不瞑目。”上任伊始,为了改良土壤,他与大伙儿一起肩挑车拉,往返20多公里,从沁河滩运了3000多立方米黄沙,把土地翻了一尺多深,硬是把700多亩湿了是泥蛋、不干不湿是肉蛋、干了是石头蛋的胶泥地改成了良田,并带领大伙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一鼓作气打了12眼水井。为了科学种田,他带领7名村干部,骑着自行车,用了8天时间,往返上千公里,学习作物套种经验。回来后,他们进行麦垄套种棉花试验,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效益。


(未完,全文共2289字,当前显示5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