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数字故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党中央制定的国策。“以信息化作为杠杆和支点,改造传统的博物馆,使故宫博物院尽快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之列”是故宫博物院领导提出的治院方针。但是,什么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现实博物馆之间应该是怎样一个关系,“数字故宫”到底应该怎样架构谁也不清楚。故宫博物院系统地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从改造原有的仅为照片管理建立的文物影像管理系统开始的。当“政府上网”风盛,台湾故宫网站也做得很有特色时,我院也下大力气建设了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当时将它命名为“数字故宫”的原因,就是觉得“数字博物馆”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了。

随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通过反复的系统调研、论证等过程,尤其在借鉴了一些兄弟博物馆和社会单位,特别是国家图书馆的经验后,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方式由于受客观实际的限制,虽然有着他的漏洞和不足。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从它建立到现在几十年了,至今还在采用,肯定还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作为新技术执行人的信息工作人员往往都是新入行的人,对博物馆工作的认识与长期在文博一线工作的同志是有差距的。任何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开展,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传统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工作程序尽可能少作改动,使文博一线的工作人员确实感觉到信息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方便,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只有这样,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文博一线工作同志的支持,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才会有它实际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各个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和管理者应该是博物馆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人员绝不应该越俎代庖,以为自己提出、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承担了先期的开发工作,就可以反客为主,就可以替代博物馆的各项基本工作。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去强制推行主观臆定的信息系统,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

由此,我们将故宫资料信息中心定位为:

为文博一线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服务部门。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前期由我们主责推进的各个信息化应用建设项目的各项功能、流程控制点的设置和系统的操作方式一定要得到文博一线工作人员的认可。在系统建成之日一定要平稳移交到一线业务主管部门手中。资料信息中心的本责只是:

1、为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网络通讯条件

2、为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和终端机的平稳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未完,全文共3144字,当前显示10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