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产业化扶贫典型材料(一)
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端,辖12镇12乡,18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全县沙区面积524万亩,有23个乡镇属于沙区,是典型的雨养型农业县,属省定贫困县。为了改变贫困面貌,我县着力开拓产业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主导产业,有效的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我县产业化扶贫成效、主要做法及措施如下:
一、产业化扶贫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累计整合资金4.86亿元,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505万元,龙头企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430万元,贫困劳动力培训资金273万元,社会帮扶资金3.4亿元,到户小额贷款6360万元,带动全县贫困农户5万余户,平均每户增收2400余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21.03万人,减少到20**年的7万人。具体成效如下: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我县依托自身优势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了烤烟、花生、杂粮、芝豇、金盏花、肉牛、生猪、獭兔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立了稳定原料供应基地,农产品质量、经济收益显著提高。截止20**年,全县形成了以满堂红、福兴地等乡镇为核心的烤烟生产基地,栽培烤烟1万亩;以双庙、大四等乡镇为主的红干椒种植基地,种植鲜干椒1.5万亩;以苇子沟、二道河子等乡镇为代表的芝豇生产基地;种植芝豇1万亩;以后新秋、四堡子等乡镇为主的杂粮生产基地,种植杂粮面积2.2万亩;以二道河子、两家子等乡镇为主的生猪产业带,年出栏生猪2.3万头;以五峰、东六等乡镇为主的獭兔产业带,扶持农户养殖獭兔2744组;芝豇、1万亩,以上产业项目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人均增收1800元。
(未完,全文共3515字,当前显示7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