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渝北城区工业经济管理调研报告

渝北城区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全区经济和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总体来说,城区工业经济还是底子薄、起步晚、产业单一,其管理过程中也还存在若干问题值得研究和解决。

一、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一)城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渝北城区发端于1984年开始的江北机场兴建和龙溪开发。1985年时,两路城区仅0.53平方公里,龙溪尚属院坝乡。当时两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有食品、机械、印刷工业企业。随着龙溪和两路开发建设的强力推进,通过20多年努力,渝北城区面积已达48.6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工业化随之强势跟进,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户,形成了汽摩、电线电缆等重点产业,拥有了长安汽车、泰山电缆等知名企业,为近几年渝北稳居全市工业十强区县之首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城区工业实现了向园区集中

处于后发状态的渝北城区工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开始就注意了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防止工业散乱布局、遍地开花的现象发生。在龙溪开发初期,就在黄泥塝布局了乡镇企业发展片区。1997年区委又提出建设大工业园区。随即在回兴设立了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并成功地引进了长安福特等一大批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同时在农业园区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1999年区委决定在双龙湖辖区内的观音岩地区设立民营经济开发区,引进和培育中小工业企业发展。2001年,区委抓住北部新区成立的机会,决定在双凤桥街道溜马石地区设立科技产业开发区b区,后更名为重庆空港工业园区。空港工业园区近几年强势发展,在全市30个特色工业园中高居第2名。在2004年园区整顿中,撤销了民营经济开发区,组建了两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挥师东向,引进了金山科技、娃哈哈集团等品牌企业和台商工业园,正由回兴地区向石坪地区强势推进。到2007年底,各大园区规模企业达到195户,实现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区属板块企业的比重为80.1%、82.7%。

(三)城区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

以重庆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主战场,逐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线电缆、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模具研制、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到2007底,区域30户重点企业占区域工业总量的76.8%。七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的91.6%。

二、城区工业经济管理状况

(一)管理机构由多头到集中

适应城区工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城区工业经济管理也实现了与时俱进。


(未完,全文共5339字,当前显示10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