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禁牧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

禁牧、休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如何在贯彻这一决策的同时,切实做到牧民收入提高、生态改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多赢”目标,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日前,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达茂旗就围封禁牧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达茂旗的禁牧总体情况

从2007年开始,xx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围封、禁牧,舍饲圈养,保护生态”工程。下发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市实施围封禁牧加强生态建设决定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经过多年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以放牧为主的传统养羊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达茂旗1.6万平方公里牧区,从2007年开展围封禁牧试点工作,当年对农区250万亩草场实行了禁牧,农区原有的40万只羊出栏26.5万只,剩余的13.5万只全部舍饲圈养,2007年底实现了农区全面禁牧。2008年1月1日起,达茂旗开始对牧区2357万亩草场(承包到户2353.91万亩)实施为期10年全面禁牧,涉及牧民6620户、19698人。近两万牧民迁离祖祖辈辈生活的草原,有的迁到饲草料基地和移民村种草养畜,发展舍饲畜牧业;有的集中转移到各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三年来,由于牧民积极主动、大力支持配合,达茂旗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全面禁牧的旗县。2010年xx市达茂旗两万禁牧牧民集体当选为“感动包头年度人物”。当选理由是:

为建设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牧区禁牧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全面禁牧三年来,达茂旗克服地方财力紧张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多方筹集资金,严格兑现各项补贴,全力保障牧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先后投入禁牧资金达4.175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补奖资金7100万元,市财政每年补贴5000万元,确保禁牧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牧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582.8元。

一是坚持财政补奖为主,稳定政策性收入,保障农牧民基本生活。按照中央、国务院政策和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达茂旗以二轮草场承包时的户数为基准,对具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拥有牧业户籍的牧民或牧工,实行补奖机制。具体配套政策是:

1.实行保底政策,对禁牧户按每亩每年6元的标准发放禁牧草场补贴,对草场面积较小的实行保底,人均草场补贴不足5000元的,均补足5000元

2.发放养老补贴,60周岁及以上禁牧牧民,每人每月给予200元(每年2400元)生活补助

3.发放教育补贴,牧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全免费教育;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的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1000元;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专科生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3000元,本科生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6000元,直至毕业

4.发放住房补贴,搬迁进入百灵庙镇及其它建制镇的牧户,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牧民居住小区,牧民以成本价购房,此外政府给予购房户购房补贴。补贴办法为:按草牧场承包到户时在册人口计算,人均草场面积3000亩以上(包括3000亩)的,每户补贴2万元;人均草场面积3000亩以下的,每户补贴3万元;支生户购房的每户补贴1万元。鼓励牧民向旗外转移,享受同等住房补贴政策。

5.实行医疗补贴,牧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范围,符合低保标准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6.实行就业培训,对禁牧牧民在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给予扶持

7.实行生活补贴,对迁入牧民小区的禁牧牧民给予水、暖、电等生活和物价补贴


(未完,全文共6396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