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对宜昌市建设三峡航运枢纽情况的调查报告

充分发挥长江航运优势着力打造三峡航运枢纽----宜昌市政协调研组一、宜昌三峡航运枢纽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宜昌城市与长江航运共兴衰,同发展。近年来,我市抢抓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后续发展、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等机遇,加快航运建设,提高航运能力,宜昌航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航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宜昌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近几年,我市逐年加大航运投入,改善航运条件。至2009年底,宜昌港共有六大港区,港口拥用长江岸线总长35389米,各类泊位380个,年货物通过能力8852万吨,滚装车120万辆,年旅客吞吐能力816万人次。三峡大坝蓄水后,全市顺水延伸,通航里程增加。全市有各类等级航道678.4公里,其中长江干流232公里,清江及支流217.2公里,长江三峡库区支流127.3公里,其他支流101.9公里。

(二)翻坝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三峡船闸从运能和安全角度考虑,从2004年开始限制滚装船过闸。我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建设银杏沱、靖江溪、杨家嘴、岱狮、夜明珠等5个滚装码头,开展了南北分流和“水-陆-水”的翻坝转运。截至2009年底,累计翻坝转运旅客300万人次,货物1830万吨,集装箱2.8万teu,商品车6820辆,滚装车209.9万辆。

(三)船舶转载疏通航运。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航道得到改善,5000吨级船舶重载吃水3.8至4.5米,可以直达**,但宜昌以下荆江河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近半年时间是枯水季节,水深2.2至3米,仅能通行千吨级船舶。宜昌港在艾家河建立了船舶转载基地,船舶出渝在此减载后,到城陵矶加载下行;船舶进渝在城陵矶减载后,到艾家河加载上行,保障了长江中游浅区的运输畅通。

(四)临港经济较快发展。我市优良的航运条件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运量企业布局沿江。几年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成功建立了宜昌开发区工业园、红花套创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等一批临港工业园区;引进了三峡全通涂镀板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企业临港通过依托水路运输,降低了生产成本。2009年,枝江市三宁公司支出水路运输费用3000万元,与铁路、公路运输相比同等货运量成本降低50%、80%。同时,依托库区高峡平湖和两坝一峡独特风景,以三峡游轮集散中心为主体,以宜昌港、太平溪、茅坪等港站为支撑,以高速船、新型标准化休闲观光游船为载体,形成服务于三峡旅游“港航并举”的汇集枢纽。据2009年统计,全市完成港口综合货物吞吐量3537.5万吨,其中集装箱4万teu,旅客吞吐量201.6万人次,与2005年相比,三项指标均年递增20%以上。

二、三峡航运枢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据调查分析,宜昌航运还存在不畅、不顺、不活、不强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未完,全文共6032字,当前显示11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