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厅文化遗产发布会议讲话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专家,

同志们:

为了加强新时期民族民间艺术(现在统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20**年至20**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我省先于全国启动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20**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在我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确定我省为全国实施这项工程的综合试点省份。作为这一工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省于20**年8月在全国率先起步,掀起了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热潮。至20**年底,历时三年多时间,经过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热心人士的辛勤努力和细致扎实的工作,普查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这两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所取得的成效,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我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大省和生态**的重要体现,也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标志。

下面,我就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一、普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20**年底,我厅组成有10多位相关专家参加的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验收组,先后赴全省11个市,逐一进行检查验收。通过验收表明,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本摸清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摸清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是这次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全省在三年多时间里,投入大量普查力量,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走村串户,访问座谈,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和登记,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据统计,这次普查,全省共投入普查工作专业人员17931人次,业余骨干*人次;普查乡镇、街道*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数的99%,普查村、社区26**4个,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80%;访问“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老工匠、老土地)*人次,召开各类调查座谈会6401次,参加座谈人数*人。经过普查,全省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种类*种,项目**项,其中新发现民族民间艺术项目*项,面临濒危的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6**项,已经失传(或消亡)的项目552项。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的基本摸清,为建立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制度,加强对珍贵的、濒危的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完,全文共11425字,当前显示11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