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图书档案管理探析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服务档案管理和管理档案两大类。图书的历史记录和图书管理工作计划以及服务评估等属于服务档案;文献采购和读者档案以及借阅档案等属于管理档案。可见图书档案管理涉及方面广泛,其管理模式与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时代对图书档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图书档案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以“广大和全面”为目标,其开放度往往较狭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只面向内部人员开放,其管理层面往往只局限于对书籍的档案管理上,而在服务效能与开放层面管理上,传统图书档案管理观念普遍处于缺失状态。这种以“广大和全面”为目标的观念对图书的查找与管理非但无益,反而形成较大阻力,加之,传统图书档案管理观念中主张“保守管理”,使图书档案资料的利用达不到最大化,严重阻碍了服务效能的提高与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2、图书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近年来,图书档案管理已经引入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初步实现图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然而当前图书档案管理的主流依然为纸质版本,许多重要权威的图书档案资料在图书馆中尘封已久,得不到妥善管理,久而久之必将败坏乃至消失。而图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模式当前仅拥有少量的图书资料与资源,读者的阅读需求与下载目的皆难以实现。相对落后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对我国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阅读内容的广泛性形成了制约。
3、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观念落后
除管理模式与管理观念外,图书档案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且关键的环节――管理人员。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对该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步影响重大,可以说作为图书档案管理直接参与的第一线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是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不断进步的有效保障。而实际工作中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专业素养通常较低,直接导致管理工作中总结性建议的缺失与进步的空间缩减。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下,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于计算机运用基础的要求更高。
4、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性不高
(未完,全文共2804字,当前显示8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