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臣心一片磁针石—感悟文天祥

(一)

历史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误会。

如果文天祥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成为一代名臣,即便归隐耕作,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声更大的诗人。可他偏偏生逢乱世,国破人亡,历史让他担负了注定要失败的责任。八百年后,还有一个瞿秋白。如果不让瞿秋白从事政治,他注定会成为一个大文学家,翻译家,甚至可能还会成为一个篆刻家,或者一

代名医。可他偏偏成了一个政治家,还犯下了政治错误。

当我们把眼光放在文人的生活、精神历程上观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文人对出仕的期盼,对政治的热衷。李白曾写下“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诗句,说是不愿封侯,一识韩荆州的目的不还是“封侯”吗。柳永也曾去拜见当朝权贵晏殊,晏殊问:“你会干什么呀。”柳永答:“我会填词。”晏殊说:“我也会填词,但我填不出你那种淫词滥调。”柳永没招儿了。后来又因为皇帝的一个御批而美名曰“奉旨填词”,这“奉旨填词”四个字里,你看没看到一种无奈,一种酸楚,一种自嘲呢。

文天祥不,文天祥做过大官。但他那官不是经营来的,不是祈求来的,而是历史托付的,时代赋予的。那是一个山河破碎的年代,那是一个哀鸿遍野的年代,那是一个走向没落的年代,那也是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有人在血与火中焚烧成灰,随风吹落;也有人在血与火中痛苦涅槃,直上九霄。文天祥当然是后者。


(未完,全文共1942字,当前显示5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