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书香三八征文六篇

【篇一】

读书是一种道德人生境界。

英国谚语曰:“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欧阳修指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格言联璧》讲:“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英国培根指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明代民族英雄和著名诗人于谦(公元1398—1457年),在《观书》一诗中,盛赞读书之乐,极写读书之趣,是一首极富人生智慧的哲学诗。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两眼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现代,北京有一位文化名人,在他的书房内,挂有一副对联云:“抛他难抛身外物,读我平生未读书。”当你在静静的书房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你的丰富人生阅历去解读书中所阐述的哲学智慧和人生理念有所悟的时候,可以明理,可以尝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顿时,你会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钱、权、名、色等“身外之物”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完全摆脱了令人痛苦的世俗的“功利境界”而升华为君子的“道德境界”。这里所说的“胸次全无一点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快乐和谐的人生境界。这正是“世事浮躁唯拥书城而心静,人间烦嚣但闻墨香而气平”。这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道德人生境界。在这一境界中,读书使我超脱世俗,读书使我心境宁静,读书使我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心灵净化,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梅里特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指出:“征服全世界,也抵不上一个哲学家在他的书房里所尝到的那种快乐。”

【篇二】

业余爱好不多,读书可算其一。前些时日,一番权衡之后,终于“时髦”了一回,入手了一台电子书阅读器。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科技发展这么快,我们得跟上时代呀。”若是以之诠释自己入手它的理由,固然牵强得可笑,然而,在它陪伴下的阅读时光,的确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现实体验。

我得坦言,自己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纸质书阅读主义者”,私底下对于数字化阅读深表不屑。常常觉得,还是那些拥有着质感、嗅得着墨香的纸质书更能堪当“主角”大任,更易读出“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兴味,读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的从容。相比之下,种种因手机、电脑而进行的所谓“屏读”,充其量只能是碎片化的快餐阅读,它使我们的大脑日渐成为“鸡汤”软文、海量资讯的闪存器,使我们的双眼因长时间紧盯屏幕而日趋干涩疼痛且伴之以度数加深。

虽说对于“屏读”持一种抗拒姿态,可也无奈,如今,手机、电脑犹如空气、水一样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全然拒之竟也绝难做到。于是,就这么着“恨也悠悠、爱也悠悠”,半推半就中左手纸质阅读、右手屏幕阅读,踉踉跄跄、亦步亦趋地在时代阅读潮流的裹挟下,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随波逐流者的角色。也于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自身阅读与理想中的状态越来越远,体现出的只是一种阅读的脆性,独独缺乏一份想要的韧性。

什么是“韧性”。一种解释是,“受挤压而失去原来形态的物体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能力。”面对现代科技不断催生出的阅读泡沫,传统意义上富于人文情怀、触及读者灵魂的真正阅读,究竟还能否保持应有的韧性得以恢复其位,不免令人凭生遐思,并于不断追问中渴盼能有与现实“和解”的良方。


(未完,全文共7886字,当前显示14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