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

光阴似剪,日月如梭。荏冉的时光老人,弹指之间,把我们带入到祖国六十华诞,华夏同庆的美好时光。此刻,笔者虽然不日将退休离岗,但作为一名在**农电工作岗位上奋斗过二十六年,亲历**及大治圩地区电力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电力人,其怎能不怀着对电力事业无比眷恋之情,欣然命笔疾书,对他所热恋的事业进行一番回忆和称颂。

五十年代……一盏油灯亮一家

令人难忘的五十年代。那时,**这个地处**西南边陲,在地理位置上被山阻、被水隔的穷乡僻壤,家家户户用香油灯照明,或用‘洋油’灯点亮,就是这样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好象就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改写的真理一样,几乎人人都会深信不凝。当年谁家能点上一盏带灯罩的煤油灯,那可被认为是件了不起的东西了。至于如今早己成为古董的那汽油灯,当时更是被认为是一件稀罕又稀罕的物品。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我们戏称**那时是一个“一盏油灯亮一家”的时代。

六十年代……一‘台’黄牛亮一处

六十年代始,笔者开始记事。凭着儿时的记忆和耳濡目染,我渐渐感受到电力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不记得曾经何时,当时的公社农机站,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水路船运、旱路人抬,不知从何处弄回一‘台’好几吨重的“老黄牛”来(现巳无从考证)。现在才知道那是一台低速柴油发电机,两个大飞轮老大老大的,直径恐怕有一米三四。到天黑时,每每总有六七个标准劳力,齐心协力的好一番周折,才慢慢唤醒这台头“老黄牛”。只见那两个大飞轮转一会之后,机房上下、公社大院里里外外、还有那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关单位,都会亮起那白刷刷的白炽灯。而每到这个时光,那个白天并不起眼的小集镇,总会聚拢许多前来看希奇的大人小孩。


(未完,全文共2225字,当前显示7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