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查与建议

近年来,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县农机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当前,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99家,社员1760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3650台套。今年以来,全县99个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在县农机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带领广大农机散户,互通作业信息、协调农业机械及作业地块,三夏、期间,全县85万亩小麦仅用6天就颗粒归仓,从小麦收割到玉米播种完成仅用10天,全县小麦机收率99.8%,机播率99.8%,整个“三夏”比往年缩短5天,减少用工1.2万个、节省柴油160多吨,两项合计节省开支1200余万元。三秋期间,农机合作社按照“五统一”、订单及“一条龙”作业模式,完成“耕种收”作业面积70余万亩,2014年,全县农机合作社实现农机作业经营总收入6200余万元,纯收入3200万元,农机合作社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发展,为全县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农机技术人才匮乏

农业的发展靠科技,而科技发展的基础则是人才。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促进下,农业机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推出,而**县农机技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全县1760名农机合作社社员,仅有技术人员120名。规模最大的成社农机合作社仅有技术人员6名,发展最快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均仅有4名,有的合作社甚至没有1名技术人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吸纳管理人才和有资金、有大型机械的农户,很少考虑技术因素

二是合作社重效益轻技术,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营发展方略主要为效益服务,不重视技术培训,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和培训人员,只是偶尔邀请农机化学校、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注意事项,学的不深不透、一知半解

三是合作社社员都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对农机常识接受慢

四是合作社社员在农闲季节多数外出务工,月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他们只想着三夏、三秋回合作社多干几天活、挣一笔钱,主观上缺乏对新机具、新技术的关注、了解,不愿下功夫学习钻研

(二)、高新农机化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


(未完,全文共2950字,当前显示9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