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理应成为党的工作的重要阵地。但是,正如**书记指出的那样,非公党建仍是我们要解决的基层党建薄弱环节的重中之重。紫阳县作为典型的经济较落后地区,共性与个性问题并存,如何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现实挑战。对此,笔者作出如下调查与思考。

一、初步实践

截止2014年底,紫阳县有非公企业40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户,从业人员7219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4.8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6%,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就业增收的主渠道。近年来,尤其是全省非公企业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围绕“双覆盖”目标,以“三抓三促”为抓手,凝聚共识,积极作为,非公党建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抓组织组建,促“两个覆盖”。我县在摸底普查、建立台账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一是单独建。对具有一定规模,正式党员达到3名以上的19户企业,单独建立了党组织;二是挂靠建。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企业,按“行业相近、地域相连”的原则挂靠组建党支部36个,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21个,覆盖了79户企业168名党员和206名个体户党员;三是指导建。对无党员的329户企业,通过选派329名党建指导员,先行建立76个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为成立党组织创造条件,逐步由工作覆盖实现组织覆盖。

2、抓队伍建设,促素质提升一是党组织书记队伍得到加强。采取内部推优、组织下派等方式,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党员选拔为党组织书记,对厂长(经理)是党员的企业,书记一般由其兼任;二是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以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职工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开展“双培”活动,今年全县非公企业发展党员13名,其中5名为中层管理人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64名,3名党员晋升到企业管理岗位。广泛开展“亮身份、找组织”活动,党建指导员逐户上门主动亮身份、找党员,先后找出23名“隐形”党员,为13名外来党员“落户”;三是培训教育效果明显。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今年累计培训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64人次,组织部分企业负责人或党组织书记赴彬县、武功县等地考察学习,有力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3、抓载体带动,促作用发挥。以“服务职工促团结、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社会促和谐”主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实质性作用,激发党员职工争先创优内生动力。围绕服务职工,推行党组织与党员定期谈心谈话、党员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党员职工互助小组32个;围绕服务企业,动员企业党员职工创建“先锋岗”、“示范线”、“志愿队”,带动700多名企业员工参与“领岗承诺”,征求职工“金点子”80余个;围绕服务社会,引导动员6个非公企业参与村企联建,累计为村级注入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11万元,50余名企业党员与驻地困难户结对帮扶,近百名企业员工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

二、主要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县在非公党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工作难点仍未突破,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5030字,当前显示13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