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会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几年全市劳务经济工作,表彰先进,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全面落实。刚才宣读了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表彰在劳务经济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通报了全市发展劳务经济情况。希望大家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

署,认真研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劳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劳务经济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了我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核心是农民增收。我市农业人口近280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7%。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10元,增速为24.4%,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粗略算一下帐,我市提出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也就是说需要年均增速8%左右,才能达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而实际情况是,去年和今年风调雨顺,气候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增收幅度较大,以后不确定因素很多,持续增收潜力小,保持较快增长任务艰巨。从农民增收结构上看,我市大多数农民还是靠粮食增产增收,靠粮价上扬和政策增收,靠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这些增收渠道

有一定的风险性、机遇性和局限性,增收的基础不牢固。怎样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从我市近几年的实践来看,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近40万人,劳务总收入20.7亿元,占全市农民总收入的35%,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转移一人,脱贫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村,只有尽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转移,才能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第二,要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第一位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存在历史甚久,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差别巨大,短时间消除这种差别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有重点有阶段、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城乡、工农之间加快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实践证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努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就是农民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关于“三农”问题,专家学者见仁见智,大体有四种观点:一是“无解论”,二是“偏向论”,三是“亡农论”,四是“速成论”。不论怎样争论,从目前看,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应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农民离土离乡进城


(未完,全文共6192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