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文化管理
我校经过十三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实力增强,从薄弱校成为天津市第二批示范校,津南区重点校,首批天津市现代化标准验收达标校,“书香校园”高中特色学校。
这十三年的发展靠得什么呢。靠文化,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桥梁。
一、推进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制度管理在学校发展初期确实起到了约束作用,思想统一后,但制度管理显得刚性过大,人性化的东西缺少,制约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注重了文化管理,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
(一)如何理解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学校要创设一种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文化人”实现其目标,实现学校与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也有人说文化管理是“外圆内方”式的管理,外圆指通过文化来实现好的管理,内方指制度的内化,慢慢把制度演变成为一种习俗。文化管理很好地诠释了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管理寻找的是一种中性的智慧,寻找的是一种中性的管理理念。文化是制度的润滑剂,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文化的润滑则难成为自觉的人格行为,难以内化为习俗。
文化管理通过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变人的被动管理为自主管理。文化管理具有激励、教化、引导的作用,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人增强自律意识,也能达到对人的行为约束的作用。
文化管理培养人的文化自觉,教育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教师要用文化智慧去启迪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要有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其中一个含义是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四句话概括了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文化自觉主要体现教师发展的主体地位,实现个人价值以及愿景。
(二)教师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教师的发展能促进学校发展,而教师的主体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教师按人生价值取向及学校愿景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部干涉。外部干涉的东西越多,教师个性发展就越难以实现。
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其中自主性是主体性的体现。所谓自主性,是指活动的自我决定性。要想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要进行教师自主性的挖掘,使之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主动地创造地工作。
二、实施转变的方略
方略一:目标引领
1.学校管理目标。创建“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自主管理式”的学校。教师是自我管理者与学生管理者;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做管理的主人,上下同欲,互相信任;挖掘自身优势,准确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
2.学校发展目标。把最后一名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创造和谐持续发展校园,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名校。
3.教师职业目标。先做人后教书,用良好的师德表率去感染学生。追求工作的幸福指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4.教育教学目标。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用好每一个学案,上好每一节课;要精心处理好与家长和学生的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方略二:典型引领
1.每学年都要推出各种领军人物的评选,包括教育、教学、其他等方向。我们继续评选:特殊贡献奖、教坛新秀奖、孺子牛奖、学科成绩贡献奖,鼓励教师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特色,学校就给搭建平台。
2.发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典型作用。
(未完,全文共4482字,当前显示14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