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改进建议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承保基础数据有待规范,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不符
在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考评县(区)在编制本地区承保计划时,未对当年实际种植亩数及实际种植人进行逐一登记核实,县(区)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编制保费补贴资金时,是以上年度粮食直补的补贴亩数做为承保补贴依据。由于未对承包基础数据进行核实,在理赔环节易造成纠纷。
(二)保险经办机构未能全部定损到户,理赔结案不及时,整体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经调查,保险经办机构接到报案后,查勘定损及时、结案理赔积极,但考评工作组也发现,个别险种未能全部定损到户,理赔结案不及时,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实施效果,下一步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财政资金放大效应不明显,保险保障水平和经济补偿损失能力较弱
根据被考评县(区)提供的相关资料,经测算,各县(区)平均资金放大倍数为17.16倍,保险赔款与农户直接物化损失之比平均为56%。说明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放大效应不太明显,保险保障能力和经济补偿受灾农户直接物化损失的补偿的能力较弱。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
经对普通农户调查了解,被考评各县(区)政策知晓率普遍偏低,分别为:阳泉市郊区66.67%,平定县44.44%,盂县42.87%,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农户根本不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不知道县(区)政府为农户负担了种植业保险保费,更不知道受灾后怎样报案理赔。有的农户存在侥幸心理,甚至还有人认为农业保险是乱收费,参保积极性不高。
(五)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可保范围较窄,难以满足特色农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财政补贴的支持,保险经办机构制定的商业险费率农户难以承受,结果必然导致保险公司供给缺乏积极性,农民的现实需求也无法满足。因此,保险险种的保障范围不全面,保险的保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机制不健全
(未完,全文共2796字,当前显示8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