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农村流动人口的权利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然而在社会支持与法律保护水平滞后的环境中,他们处于无序的流动状态,权益难以保障,导致这一群体本身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农村流动人口的权利现状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通过设置《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两部基本法律,切实提高了劳动者、妇女的权益保障程度。但是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的权利保护却留下了许多法律的真空地带。笔者认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谈现实中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尤为必要。总体上,农村流动人口的权益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排斥在社会组织系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系统之外。农村流动人员散落在城市各处,脱离了农村原有的社会组织和血缘地缘保护,因持有农村户口,又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组织系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外,成为社会生活的边缘人,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那样的诸多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住房补贴、副食补贴、以及教育资源等待遇。
2、人身侵权行为普遍存在。生命健康、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等受到法律普遍尊重的基本价值和公民基本人身权,对大多农村流动人口而言,如同水中月镜中花般可望不可及。他们长期在非法有害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辱骂、搜身、被强迫劳动等现象时有发生。然而他们还要忍受着岐视的目光和“打工仔”、“打工妹”的称呼。
3、劳动权利侵害时有发生。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建筑、采矿、流水线作业、服务行业等苦、累、脏、危险的工作。在理论上,这可以帮助农村流动人口获得经济上更好的收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同的履行率更低,基本的劳动权利被淡化处理,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切实的保护。
二、农村流动人口权益保护不足的影响
(未完,全文共2250字,当前显示7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