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电力通信网络资源信息化管理

济南电力通信网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为了适应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现代化通信网络。济南电力在不断增强通信业务提供能力的同时,对通信网络资源的管理相对滞后,制约了通信网络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公司细致分析了通信管理的各项业务,凭借近年信息化建设积累的大量经验,开发了“济南供电公司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为通信网络资源提供了统一的、图形化的和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动态管理网络资源配置,为通信设备台帐管理、日常运维管理、通信网络的规划和施工,并能为电力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1系统的开发

1.1开发背景

近年来济南电力通信网经过不断的改造,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设备技术水平。尽管整个网络现代化水平高、运行情况良好,但在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中,还采用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管理方式[1],给通信管理实现精益化的目标带来了众多挑战:

1)资源管理各自为政。大量的设备资料和业务信息以电子文档或纸质文件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和个人手中,很难保证数据资料及时汇总,同时人员调动也会造成资料的流失,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2]。

2)图纸资料时效性差。普通图形间数据可交换性和通用性差,因此随着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加快,新建、扩建、拆除工程增多,图纸资料的修改难度加大,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正确更新。

3)分析决策效率低。通信设备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属性信息量大,报表统计分析依靠手工方式完成,使得数据检索和查阅非常繁琐且统计结果准确率低[3]。尤其降低了紧急情况下事故应变处理的能力,无法迅速准确地向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持。

4)业务管理随意性大。运维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和监督机制,各类运行检修记录内容因人而异,多种多样;业务处理容易受管理人员主观影响,处理过程缺乏规范性。

1.2开发目标

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结合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将通信资源映射成网络层次模型,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及动态管理。层次模型将系统中的各种对象(如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支撑设备)进行分层管理,同时将专业数据图形化,使其与地图上的目标对象相联系,完整地构建通信网络资源的图纸库和属性库。

1.3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支持具有近期的先进性,乃至远期的适应性。主要体现于:系统应用软件的规范、标准、可维护性;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系统结构的规范、可扩展性;系统分阶段开发的经济性。集成性:系统是基于济南供电公司现有的输变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上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平台通用、信息共享的原则,与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构成一体化的集成。专业性:通信gis不同于电力设备管理,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和需求,系统在考虑平台一致性的同时,必须面向通信gis的需求开发,实现面向专业特色的应用功能。

2系统功能

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为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房设备管理、管道杆路管理、光缆设备管理、通信网络拓扑分析和工作流程管理等6个模块。系统的6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通信网络资源的全面管理。


(未完,全文共4150字,当前显示13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