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高校档案信息系统本应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实际情况是每个子系统都成了一座“信息孤岛”。而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能将不同服务连接起来,实现各个信息模块间的资源整合、配置和共享,为校内各部门协同办公提供基础平台。

关键词:soa;数字档案;web服务

一、soa的概述

(一)soa定义。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也叫面向服务架构,是为了实现信息时代各部门业务集成、协同办公,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模块(即服务)拆分,仅通过两个服务之间中立的接口和契约连接起来。其本质就是服务的集合,将同一体系提供不同服务的独立系统联系起来,架起信息共享的桥梁,提高系统的整合性。

(二)soa基本结构。典型的soa结构包括服务品质、平台和核心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wsdl、uddi、soap是soa结构的核心成分。wsdl进行服务描述,它将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接口定义发布到服务注册中心,并且接受和执行服务请求者的请求;uddi用来注册和咨询,将集中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向服务请求者展现;soap作为传输层,是搭建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之间的信息通道,服务请求者通过查找得知满足自身需求、允许访问的服务之后,其请求便会反馈到相关应用程序,并进入实际的操作流程。[1]

(三)soa架构的优势。面向服务架构最大的特点便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之间的松散耦合关系以及标准接口定义。这两点的存在使得soa架构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的优势:(1)系统集成复杂性低:相对于传统集成方式,采用标准接口使整个系统显得更加简单。(2)复用性强:在拓展系统时,新增子系统可以沿用先前的接口契约,联通已有的服务,避免二次开发。(3)降低系统成本:基于上述两点,soa系统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有效降低系统集成和维护成本。

二、高职院校基于soa建设数字档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经济要素一是成本与利益的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和使用,只需要开发一套系统,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业务就都可以在该系统下开展,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分析。目前系统开发的周期为一年左右,可以很快投入使用,短期内就能产生效益。而从长期来看,基于soa架构的系统在拓展性、互操作性和可重性方面都颇具优势,这样学校各个系统的规模无论如何变化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持。

(二)技术要素。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来说,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逻辑及实现相对简单。业务逻辑主要集中在目录管理及原件储存上,目前行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微软的visual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全面支持soa架构系统的设计,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用它设计出来的系统具有高开发效率和高产品质量。


(未完,全文共3702字,当前显示11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