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透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和节庆、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五大类。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强。

二、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现状

大连不仅拥有“浪漫之都”的美誉,同时还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构成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连地区有满、回、锡伯、蒙古、朝鲜、壮等45个少数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文化演进史中,作为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大连的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包括各种神话、歌谣、音乐、舞蹈、戏曲、皮影、绘画、说唱及各种礼仪、习俗、节庆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目前大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项,省级代表作24项,市级代表作75项,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呈现以下特点:

1.种类齐全,资源价值高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民间文学、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及医药等众多项目,内容丰富,品种齐全。这些为开发类型多样,互补性强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长海号子、庄河剪纸、复州皮影戏、谭振山故事和康德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遗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广泛民间影响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由民众创造、使用、传承并能为民众广泛参与的一种生活文化。通过对民俗传统的宣传和弘扬,激发游客现场的体验和观赏的兴趣,这为发展体验性旅游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完,全文共3048字,当前显示9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