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及生产管理研究
摘要。要培育优质的淡水鱼,必须要严格把控水质条件,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水质不良、受污染会直接导致淡水鱼患病,鱼产品及产业质量下降,影响相关系列经济产业链。因此,对于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要求及生产管理模式探讨是相当重要且有意义的,本文就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淡水鱼;水质要求;生产管理
综合各项评价水质指标的参数,我们可以大致分析该养殖淡水鱼的水域是否适宜淡水鱼的繁殖,并且各项参数并非恒定不变,还需具体结合鱼类的生活状况,根据淡水鱼的排泄、外界饲料的投入、气候环境的变化等等因素是否改变水的营养化程度、ph值、溶氧量等来衡量水的质量。
1影响淡水鱼养殖水质的因素
主要影响淡水鱼养殖水质的因素根据物质本性来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生物因素和物化因素。
1.1生物因素。生物影响因素来自于各种鱼类、水草、饲料、诱饵以及其他微生物等等。其他各种鱼类在该水域繁殖后会争抢养殖淡水鱼的生存资料,如诱饵饲料、生活空间等,不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饲料诱饵本身富含大量营养,投放过量会导致水质营养富集,滋生有害微生物,污染水域。
1.2物化因素。物化因素衡量指标有溶解氧、ph值、溶解盐、植物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有机分子、水域中有害物质溶解度等。
(未完,全文共2172字,当前显示5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