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总结
全市民政工作总结
今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服务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大局,努力在惠民生、保发展、促稳定中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着成效。
一、着力改善民生,“三个群体”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城乡低保和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5月份起,城市低保标准中心城区提高至360元/月,远城区提高至3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中心城区提高至1730元/年,远城区提高至**/年。12月起,对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按每人每月30元标准发放3个月临时物价补贴,确保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城乡低保专项监察,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我市作法得到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积极应对7月份暴雨洪涝灾害,及时下拨价值1100多万元的帐篷、棉被、食品等救灾物资,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全市***户倒房重建任务国庆节前全部完工。入夏以来,连续第9年启动社区“纳凉工程”,全市1000多个社区纳凉点同时开放,受到困难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全覆盖。积极支援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灾区,全年募集资金7100余万元,为支援灾区重建、开展慈善救助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市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全部发放到位。建立新型优抚医疗保障体系即“一站式”医疗服务制度,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服务纳入基本保障,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医疗困难。组织走访慰问烈属、残疾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等重点优抚对象和特困优抚对象,广泛开展为义务兵军属和烈属挂光荣牌等活动,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特殊群体的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孤残儿童集中供养标准从423元/人·月提高到1000元/人·月,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顺利完成“1+8”武汉城市圈脑瘫儿童康复服务工作,“明天计划”完成手术28人,累计完成手术356人次,居全省第一,得到民政部和省厅肯定。福利企业和残疾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市新办福利企业12家,安置237名残疾职工上岗,起到了福利企业“安置一个人、解脱一家人、轻松一片人”的稳定效应。
二、着力抓好“两个计划”,城乡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
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一是继续稳步开展“两型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在中心城区的24个社区开展“两型社区”示范创建,同时在**区百步亭社区、汉阳区江欣苑一社区、**区静安社区等3个社区开展市、区共建“两型示范社区”,进一步积累了“两型社区”建设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新建成18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38个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三是继续抓好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17个街道、91个社区的连片提档升级任务和远城区34个集镇型社区创建工作全部完成。四是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达82万人,各街道、社区普遍成立了社区志愿者特色服务队,组织开展了关爱社区空巢老人、服务“两型社会”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周末义工服务队”全年开展活动24期,
(未完,全文共4031字,当前显示13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