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减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二)使学生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法的各部分关系及其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对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概念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

前3年半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继续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

(板书课题:“减法的意义”)

全班口算(卡片):

35+75=150-80=

110-75=150-70=

110-35=80+70=

(二)设置问题情境

1.教学减法的意义.

(1)从直观的线段图引入,概括减法的意义.

按图意列式: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分析并列式解答.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观察、比较3个图之间的关系.

提问:

①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第2,3两个图与第1图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3个图中的数都一样.第1图是已知男、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图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或女生人数)求女生人数(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

③第2,3图中的被减数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呢。减数与差各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连线(补前面).

(3)引导思考.

从上面减法的算式看,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进而让学生说出减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总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概念.

(4)看书,阅读课本54页.

(5)引导学生研究加、减之间的关系.

观察、比较第2图、第3图与第1图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未完,全文共2641字,当前显示8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