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土地整治典型经验材料

近几年,兵团经济飞速发展,团场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师、团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却是日渐增长。连队居民点整治作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已在兵团逐步兴起,如何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实施连队居民点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成了兵团的首要任务。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一补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区,耕地占有量较大,但随着兵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落户兵团,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由于受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可供复垦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实现占补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105团连队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105团各连队居民点土地利用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以及对连队建设住宅审批不严格等原因,使得连队居民点土地利用呈现出一下特点:一是土地利用比较粗放,连队居民点用地总量偏大,据调查105团各连队住宅用地占地普遍在300平方米以上,有些甚至超过600平方米,人均占地超标。二是连队存量建设用地多,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各连队新建住宅较多,部分职工已搬迁至新住宅区居住,导致各连队老住宅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空心现象三是连队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小,居民点数量多,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四是环境状况、生活条件差。连队内住宅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环境不协调。

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团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职工收入提高,加上国家对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大,105团团部掀起了建房热,团部建设起大量保障性住房,团部附近连队职工纷纷购买团部住房,搬迁至团部居住。连队职工大多搬迁至团部或新建居住区居住,连队老居住区“空心”现象普遍。连队内部基础设施用地比例少,服务功能低。大多数连队内部路况差;供水设施极其简陋,电力设施也相当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不完善。

105团连队居民点普遍存在村容村貌差、房屋破旧、入住率低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对连队居民点规划新区,拆除老区,将零散居住的村民统一集中到基础设施完备的新区居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连队住宅,完善生活基础设施配置,有利于改变农村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并可将部分建设用地整理开发为耕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有效提高耕地面积。

二、开展居民点整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一)动力机制:兼顾各方利益


(未完,全文共3202字,当前显示10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