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粮食局关于小麦成熟期考察报告

市粮食专家顾问组成员分成两个考察组,对清苑、博野、安国、望都、定州、满城、xx县、高阳、徐水、定兴、高碑店、涞水、xx县、容城、xx县等十五个县(市)的麦田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组采取随机取点、取样的方法,对35块麦田进行了考察测产,汇总考察结果:平均亩穗数42.5万,穗粒数31.8粒,千粒重估算为40.8克,测定亩产469.6公斤,比2011年考察产量增加1.7公斤,比常年(1997~2011年平均数)考察产量增加49.4公斤。

一、今年小麦生产特点通过考察,专家组认为今年全市小麦长势普遍良好,生长健壮且落黄较好,丰收在望。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大面积长势均衡,高产地块居多。考察的35块麦田,450公斤以上的地块有26块,占76.5%,其中有8块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占22.9%,只有1块在400公斤以下。

2、播种面积增加,主导品种突出。全市小麦播种面积达到601.2万亩,比去年增加1.19万亩;石新828、石新733、济麦22、轮选987、北农9549、中麦175等主导品种种植面积433.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2.15%。

3、一喷综防效果明显,后期落黄较好。物化补贴政策有力推动了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和后期“一喷综防”措施的落实,并取得明显效果。从考查看,今年蚜虫、吸浆虫、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基本没有造成危害,后期落黄好。

4、亩穗数是较少的年份,穗粒数是较多的年份,千粒重预计高于常年。从1997年以来连续16年的考察结果分析,今年亩穗数与常年平均数相比基本持平,但仍是偏少的年份(比亩穗数最多的2007年少6.9万,在16年的考察中位居第八),比去年少0.5万。穗粒数比常年平均数增加3粒(是历史上第四个粒数多的年份),与去年考察数相比基本持平。今年返青、起身、拔节等生育时期虽然普遍推迟,到抽穗期已基本接近常年,由于后期天气总体有利于小麦灌浆,且叶片功能较好,考察组认为今年小麦千粒重极有可能高于常年。因此从今年的小麦产量结构来看,又是一个丰收年。

二、气象条件对小麦影响的利弊分析1、播前降水较多,播后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播种及出苗。夏季6-8月份,全市麦区降水量达到400-600毫米,9月份降水量在31-90毫米,土壤底墒较好,为小麦抢时播种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播后气温较高,小麦出苗整齐,缺苗断垄现象较轻。

2、小麦分蘖期气温偏高,日照偏少,导致麦苗素质较差。11月上中旬气温持续偏高(部分时段气温偏高2~4℃),10月1日~11月20日大部分麦区≥0℃积温为550~630℃,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近100℃。10月下旬以后,日照普遍明显偏少,10月下旬日照时数为19~56小时,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21~59小时;11月总日照时数仅为62~137小时,中北部部分地区及南部麦区在100小时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普遍偏少53~116小时,大部地区偏少70小时以上,总平均日照时数仅2-4小时。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寡照,造成了麦苗徒长,普遍出现分蘖空位。另外,由于冬前气温偏高、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麦田杂草和根部病害的滋生,病虫害发生构成一定威胁。


(未完,全文共4521字,当前显示12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