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首个国家公祭日感想

“12·13”,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77年前,南京城破,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

77年后,我国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深切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难同胞,在回望沉痛历史中汲取血的教训,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凝心聚力。

不忘远逝生命,最高规格祭奠平民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来说,她的“家”一半刻在纪念馆“哭墙”上,一半在现实中。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闯进她位于新路口5号的家中,转瞬之间,九口之家就剩下了8岁的她和4岁的妹妹。

如今,已是四代同堂的老人,夏淑琴仍时常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默默抚摸“哭墙”上亲人的名字。

夏淑琴一家的悲惨遭遇,代表着当年南京人经历的噩梦,刻入中华民族难以痊愈的历史伤疤。

77年前,南京城破,在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指挥下,侵略者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大规模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南京大屠杀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

自1874年初发动侵台战争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日寇在我中华大地上的滔天恶行罄竹难书,杀人手段骇人听闻:化学武器、细菌战、杀人竞赛、“三光”政策……数以千万的中华儿女惨遭屠戮。仅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抗战中,中华民族就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

永不忘却,逝去同胞。

今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进行悼念。

“将二战期间的重大惨案定为国家公祭日一直是国际惯例。”最早在全国两会上提议设立公祭日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赵龙表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以国之名悼念平民死难者,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无上尊重。

顺乎民意的有力之举,唤起了全体中华儿女对死难同胞的深切缅怀。今年7月6日,由新华网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筹建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网页浏览人次超过5000万,300万多人在线祭奠和留言。

铭记历史警示,矢志不渝维护和平


(未完,全文共3015字,当前显示9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