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一篇:见义勇为座谈会发言

连日来,“小悦悦”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前天,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时,要求省有关部门近日组织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系列座谈会。

昨天,由广东省社工委牵头的首场座谈会上,人大、政协、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工等2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就“小悦悦”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部分代表发言时更痛心落泪,不得不提前结束发言。与会人员认为,对于见死不救行为的谴责不应过度落在18个路人身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应该从中反思。同时,与会人员也提出,希望见义勇为能有制度上的保障,保证“好人有好报”,讹人者要受惩戒。

现场特写

昨日,部分与会者在发言过程中动情落泪。省人大代表、广州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燕红开始发言后没说两句,声音便已哽咽。她用低沉的声音告诉大家,自己的心情非常不平静,“自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我的心情一直相当不好。我们的道德底线何在。文明社会何在……希望大家共同把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美好。”

广东省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项目主任梁栋彬在发言中分享了自我反思的结果:“我们要问自己,若事情发生在自己面前,我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人,也有人问我,我的回答很简单: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人。我肯定会出手,但我未必会抱起她,但我起码会把这条路拦起来,不让其他车再从她的身上碾过,然后报警……”说到此时,他激动流泪,停止发言将近一分钟,尝试抑制自己的情绪,但最后还是无法继续说下去,不得不提前结束发言。之后其他与会者发言时,他也不时听得默默落泪。

自省派:每个人都应自问反思

陈忠烈(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广东人要向前看,应该谴责见死不救这种现象,但不要过多追剿这18人。见义勇为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

莫把人情冷漠无限放大

刘润华(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不要把事件中的人情冷漠无限放大。尽管事件发生在南海,但这种见死不救的冷漠行为绝对不代表南海人的精神风貌。

王东晟(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项目运营负责人)。尽管如今出现众多扶不起现象,但那只是个别事件,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救灾、动车脱轨,国人奋勇救人的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真正的冷漠不占多数,他们不代表我们所有人,不代表中国13亿人口。

鼓励派:勿以助人效果论高低

林间开(广州执信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兼团委书记):建立有效见义勇为宣传保障机制。不应对见义勇为的程度在道义上有过多要求,如果受重伤或死亡才能算见义勇为,不利于和不良风气斗争。要鼓励“只要有为即有益”,不要过分强调“做了好事,(本站向您推荐:)效果如何”。哪怕只是见到垃圾捡起来,也是要鼓励的。

谈方(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教授,“中国好人网”创办者):我们“好人网”对救助小悦悦的陈阿姨,将予以表示,并且将把她及其全家纳入长期跟踪帮助的对象。让大家知道,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就会保护她,好人有好报。

谭燕红(省人大代表、广州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议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任何一种见义勇为行为都应纳入主流媒体中大力宣传。

邻里派:

为儿童提供安全环境

黎玉婷(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社区邻里关系的冷漠。无论在外来工密集的社区,还是在本地人聚居社区,都存在这样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平时的状态、发生的事情也隐藏了这样的冷漠。


(未完,全文共5266字,当前显示13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