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汇报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黄岩城区的地理特点是城区位于永宁江下游地势较低的西江平原和江北平原,城市与农村(郊区)水脉相通,密不可分,在洪涝灾害方面是同时发生和相互影响的。要分析研究城区的防洪排涝问题,不能孤立地从某个区块来看问题,而应当从整个永宁江流域洪水平衡和整个西江水系、整个江北平原洪涝水的出路来进行。

永宁江流域面积889平方公里。长潭水库坝址以上面积441平方公里,占永宁江流域面积达49%,控制洪水的条件非常好。西江水系面积203平方公里,占区间(长潭坝址以下)面积448平方公里的45%。高速公路将西江流域一分为二,东、西两侧面积相当。西江平原总面积8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西江平原的城市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西江平原地面高程一般为2.8~3.4米。建城区地面高程一般为3.2~4.2米,约有1/5地段为3.2~3.4米,最低处仅2.92米(永宁居汤家里地段)。西江水系正常水位2.5米。

一、城市涝淹灾害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世纪以来,城区发生较大范围涝淹的已达8次之多,局部地段逢暴雨必洪淹,城区和整个西江平原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云娜、麦莎台风暴雨洪水城区涝淹很严重,城区80%地段受淹,淹没时间大部分都在2~3天,局部长达4~5天。永宁居汤家里等局部xx区低洼地段淹没水深达1米左右,高速公路以西农村局部淹没水深达2米。居民对如此频繁和日益加重的洪涝灾害,反映强烈。

面对日趋严重和频繁的城区洪涝灾害,我们组织开展了调研。根据对各次涝淹情况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建设造成洪淹加重。随着城区的扩大,平原低地和水域面积的缩小,调节雨水的能力减弱,发生同等量级的暴雨洪水,平原洪涝水位势必升高,灾害加重;局部地段因房屋建筑等侵占(甚至截断)河道,洪水无出路,势必危害人类。二是永宁江治理工程“八一段”的影响。目前永宁江上游段已治理,排水快,而下游“八一段”未拓浚,行洪受阻,导致洪水在城关段滞留,加重了西江平原涝灾。三是交通道路建设影响。纵横交错的交通道路建设,使得平原洪涝水从田间漫流的能力丧失,大大减慢了平原内部洪涝水排泄的速度,暴雨洪水时,被公路(包括市政道路)所分割的各区块局部水位高于河网水位,造成局部涝淹。四是长潭水库泄洪影响。长潭水库泄洪,占据永宁江行洪通道,挤住了西江涝水的排放,使城区涝灾加重。

二、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情况

自05年几次涝淹灾害以后,有鉴于近几年城市(包括郊区农村)频繁发生严重涝淹灾害之现状,区防汛指挥部和水利局对城市及整个西江平原有关涝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作出成因分析,提出对策措施之建议意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也高度重视,在05年台汛期组织实地考察,并于06年汛期前专门组织城建、规划、水利、交通、永宁江治理工程指挥部等部门和有关街道对城市防汛问题进行研究,并落实城区有关重涝淹地段的防洪排涝之工程措施。区人大、政协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领导重视、各界关注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去年以来有关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应急工程如下:


(未完,全文共4927字,当前显示13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