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科技引领技术创新加速消除疟疾进程

[摘要]江苏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在疟疾流行病学、病原生物学和媒介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并建立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不仅为江苏省消除疟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效阻断了本地疟疾的传播,还为全国乃至全球消除疟疾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疟疾;消除;科学研究;驱动力;江苏省

疟疾曾在江苏省广泛流行。20世纪60、70年代江苏省曾出现过两次大范围疟疾暴发流行,发病高峰年发病人数曾超过1000万,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88年全省实现无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疟疾年发病率首次降至1/万以下;有效遏制了2000年前后部分地区出现的间日疟疫情回升和小暴发;到2009年,全省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降至195例,年疟疾发病率为0.026/万。2010年全国启动消除疟疾行动后,江苏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将防控策略的核心从人群防治转向每个病例和疫点的监测与干预;并针对消除疟疾工作中传染源的及时发现、来源判定和及时阻断传播等3个关键环节,在实践中率先提出了消除疟疾“1⁃3⁃7”工作规范。自全省2011年报告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后,至今已连续7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至2017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和设区市均通过了消除疟疾县级考核和市级评估,2018年将迎来以省为单位的消除疟疾评估。江苏省消除疟疾的历程,充分展示了科研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消除疟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科学研判流行特征科学研判流行特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随着发病率的降低,疟疾流行特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江苏省对进入消除阶段后疟疾流行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准确研判,提出输入性疟疾是进入消除阶段后江苏省疟疾防控的重点,并发现导致输入性疟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投资及出国务工人员的增加,从而针对输入性疟疾的疫情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消除疟疾阶段不仅是疟疾防控目标的提升,而且意味着疟疾防治策略的重大转变,需要从以往传统的群众性防治运动到由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支撑的以消除传染源为核心的技术转变,其中监测与反应作为消除疟疾阶段的核心干预措施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发布的《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who虽然就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出了部分指导性意见,但均较为宏观。为此,江苏省根据消除阶段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我国实际情况,以及消除阶段疟疾防控策略措施调整与转变的迫切需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消除疟疾监测与反应“1⁃3⁃7”工作规范,随后在全国推广,对消除阶段的病例管理、疫点调查处置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有效指导,推动了我国消除疟疾进程,亦为其他国家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借鉴。目前,该策略已被who列入消除疟疾技术指南。

2建立敏感检测技术建立敏感检测技术,完善病原监测网络


(未完,全文共3701字,当前显示12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