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货币制度演进与票号产生研究

银本位货币制度确立对明清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从明代中后期,由于银本位制度的施行,刺激了工商业的发达,主要体现在贸易量的扩大和远距离商业的发展9。首先是明代官俸银支、“一条鞭法”的赋税折银的实施,加强了明朝社会的货币化和商业化程度,刺激了长途贩运和国内贸易的发展。明代中后期,国内已有晋商、徽商、潮商、陕商等“十大商帮”,茶叶、丝绸、盐、铁、烟叶的转运贸易繁荣,商路不仅遍布国内,还形成“茶马古道”等商业遗迹,蔓延至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与俄罗斯贸易的“茶叶之路”十分发达。经长期的发展,中俄贸易、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鼎盛。其次,国际贸易在欧美地理大发现和白银全球流动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由于欧美新大陆的发现和主要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崛起,中国大陆扮演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入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兴盛,与东亚之间的“朝贡贸易”,中菲贸易、中日贸易、中英贸易都很发达,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另一方面,贸易的发展促使国内物美价廉的丝、茶、瓷器、手工业品、铜钱、药材、蔗糖、香料等土特产源源不断输往国外,而中国国内对白银币材的缺乏导致了白银的大量流入。解释白银大量流入原因的文献不计其数,但大体有彭信威(1954)的“贸易结算”说,滨下武志(2009)的“朝贡”说,彭慕兰(2003)的“商业利差”说,彭慕兰、弗兰克(1999)的“资本利差”说10。总体来说,白银的大量流入是由于在明清对内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利差和资本利差导致资本追逐的结果,白银的大量流入反过来又极大促进了中国商业化和货币化程度,带动了工商业乃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进步,明清商业经济的兴盛景象得以徐徐演绎封建社会经济的最后巅峰。

银本位货币制度确立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未完,全文共3668字,当前显示7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