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之路

西部贫困地区的“两基”状况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已成为制约全国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开申明狠抓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教育的决心,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笔者认为要确保“两基”攻坚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创新的道路。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由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西部地区的“两基”建设与全国是同时起步的,但为什么东中部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无大的改观呢。这是由多种客观原因引起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接着又发展中部地区,最后才开发西部地区,使得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也无一例外地与东中部拉开了差距。其次,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等等,导致教育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再次,教育投入不足,投资方法不恰当,致使西部地区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进而使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据有关资料报道,至2002年底,全国2860个县中,还有431个县未实现“两基”,而其中372个县是西部十二省的,占未实现“两基”县数的86.3%。从一些指标看,全国东部九省(市)已全部实现“两基”,中部十省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也达到94.7%,而西部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仅为77%,有的地区差距更大。这一事实说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能走东中部的道路,因为这里缺少的不仅仅是教育经费,还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除了投入资金怎么用,还有好多问题需要考虑。

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开发是西部社会全面开发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的开发,也是文化的开发和人才的开发的过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碰到的最大困难除了资金以外,就是人才。特别是各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最为缺乏。当然西部缺“才”不缺“人”,缺“财”不缺“力”。如何将现有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西部开发处于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标志。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现象,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网罗人才资源。所以,为西部地区培养本土化的特色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如果错过了基础教育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也可能大大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与西部农村农业、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两基”攻坚要取得质的革新和量的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未完,全文共3836字,当前显示12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