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剖析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了解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如何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互补”、“双赢”的问题,人们应予以充分的讨论。而建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无论是对深化高教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有学者通过直接引用有关指标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来说明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2002年我国各地区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787,在0.01显著水平上相关,比1996年有所提高。

同时,根据综合性、可比性、操作性等原则,我们确定了29项指标组成教育经济聚类指标体系,利spss10.0统计软件的分层聚类功能,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高等教育经济区,分类结果与经济带、地域分布有很重要关系。高类地区、较高类地区主要属于东部经济带,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的教育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处于明显优势地位。落后类地区基本属于西部经济带。由此可见,按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的类别,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部省区发达、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落后的经济地域分布格局。根据高等教育经济区域分类的高低排列,同样也验证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1、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高等教育往往也发展较快;而经济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差距,必然会导致依托其发展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地带高等教育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的区域发展格局,且与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这就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地方有了更大的教育自主权,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制约更为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对区域社会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提更新更高的要求,进而要求区域社会相应地提高培养规格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激发区域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个人需求,从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增添外部引力。

2、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完,全文共3756字,当前显示12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