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漫谈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当前形势下,要在党的宗教政策和理论指导下,多从正面把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积极引导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正确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宗教方面的情况也各有特点。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宗教,就必须分清宗教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一)宗教的积极作用

1.心理缓解作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满足感和幸福感。宗教恰是对于人在现实中这些不得已的情况下,找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可以使矛盾被臆想地解决了。

2.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一切宗教都通过宣扬和加强某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有序化。宗教把某些教义以道德戒律的形式体现,使信众遵守,使其在宗教教义、社会规范范围内从事活动。

3.群体整合作用。宗教使不同的个人、群体结成统一的整体,并促进其内部团结。同时形成各自的文化圈。在群体内,共同的宗教使人们相互团结,使族群成员内部团结在统一的信仰和价值观上。在不同群体间,同一宗教有利于保持联系和促进相互的认同。

4.社会控制。宗教往往借助神灵的威名进行自上而下的绝对控制和自下而上的绝对服从。这种控制是具有感情色彩的,更有自愿、自律和持久性。宗教可以通过其神圣性来增进国家、政府、领导人、家庭等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权威,使社会目标神圣化,使人们乐于遵从,去追求带有神的色彩的价值观所推崇的社会目标。

以上四个方面是宗教社会作用的积极方面,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它的消极作用,对宗教有全面的了解。

(二)宗教的消极作用

1.心理上麻痹作用。对宗教产生以依赖,甚至逃避现实。不能正确看待困难,不去积极的改变现实。一些人相信命运是注定的,或说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这使一些人迷信命运,产生宿命论的消极思想。


(未完,全文共2582字,当前显示7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