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胸外科纵隔镜运用价值研究

近年来,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mediastinoscopy,vm)作为一种诊断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逐渐成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术前病理分期重要的手段之一。2008年12月~2011年8月,我科为82例拟诊纵隔疾病、肺癌等患者进行vm检查,现总结其在纵隔疾病诊治、肺癌的术前分期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我们行纵隔镜检查术82例,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31~73岁。术前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其中7例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检查,病变均位于前纵隔及中纵隔,术前根据影像学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良性病者27例(32.9%),包括结节病20例、结核5例;恶性病者57例(67.1%),包括侵袭性胸腺瘤1例、淋巴瘤19例、肺癌淋巴结转移37例。其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胸痛、发热、声音嘶哑等,其中1例有上腔静脉梗阻症状。术前依据胸部ct定位决定手术方式。

2.手术方法

82例患者予静脉全身麻醉,均单腔插管麻醉。均经颈纵隔镜检查,患者体位: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术者位于病人左侧切口位于胸骨切迹上一横指处作一长约2.5cm横切口,分离至气管前间隙,术者左手背伸,沿气管前间隙用中指向下顿性分离后置入纵隔镜,按顺序探查气管两侧及隆凸下、左右主支气管旁可疑肿块或肿大淋巴结,电凝烫开包膜,应用活检钳钳取足够大肿大淋巴结送检,必要时多次多部位反复活检,对于不明确是否为肿大淋巴结,活检前必须用注射器回抽是否有血,以免损伤大血管。术毕40ml生理盐水冲洗腔道,确切止血后,逐层缝合,无须放置引流。

二、结果


(未完,全文共2607字,当前显示7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