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域下垃圾减量化
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凸现,亟待社会大众高度关注。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时代,为了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鼓励大众尽可能多地消费,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积累资本实现社会再生产。当代中国,消费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心态,盲目、过度消费,这既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水平较低,也未顾及环境的呼声、资源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垃圾减量化行为现状分析
我国“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垃圾产生的速度与数量相应呈现正比增长。对于普通城市家庭而言,生活垃圾减量化包含消费购买与分类回收两个环节,本章节主要这两方面入手探讨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一)生活用品的购买行为
短短的几十年间,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电脑的使用者、私家车的驾驶者、一次性用品的消费者,消费深深的烙印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1、必需品消费浪费严重。杜森伯里对凯恩斯的理论修正后提出“附合原理”。所谓“附合原理”就是一个人的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其消费支出具有附合他人消费的特征。(朱国宏,2003:194)大部分的家庭,在购买日常食品、生活用品等物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宁多勿少。居民的消费程度都是跟随“圈子”的节奏,很大一部分居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消费已经过度,而这些过度消费又已对环境产生压力。
2、非必需品消费攀比奢侈。消费,被标上各种身份、地位符号。加之媒体的大肆渲染、知名人物的示范效应、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偏轨,种种因素下,非必需品消费日益奢侈。
通过物质这个简单明确的符号,向其他社会成员显示个人的社会阶层,辨析我们是否是同一阶层范围内。于是,同一阶层之间的消费大战、不同阶层之间的消费追逐等等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水流中齐头并进。消费不仅是表现社会认同和社会区分的方式之一,同时又是沟通社会关系的纽带,是一种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方式,从本质上而言,消费是社会交往,社会沟通、社会互动和社会竞争。
(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
(未完,全文共2930字,当前显示8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