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集体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对农村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贫困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贫困人口;集体经济;精准扶贫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邓小平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所持的观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集体经济收入作为贫困村退出的重要参照指标之一。从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结合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要求来看,发展壮大贫困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经济环境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这种不利对于以单个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农村贫困地区而言更加明显。相比之下,集体经济则可以借助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优化、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的同时,降解市场风险。以上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但要将目标转换为现实实践,更需要对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地区及其集体经济等因素的具体情况与相互关系等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二、农村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现状分析
在全国农村集体经济总体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发展势头不断壮大的同时,部分农村贫困地区集体经济依旧较为薄弱,以四川省为例,截止2017年初仍有一万个左右的农村未达到人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元的指标,从而未能退出贫困。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与“集体经济薄弱”之间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而自然环境,发展基础,人口流动,思想观念等都是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的因素。详细来讲,贫苦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如土壤贫瘠难以成片,集体经济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地区发展基础薄弱,难以招商引资扩大集体经济的资本要素,集体经济市场化程度也更低;同时人口流动造成的人员短缺,青年劳动力大多流往城市,而劳动力作为农村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两大基础要素之一,劳动力的缺乏致使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落后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跟上投劳折资、入股分红等现代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而正因为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的薄弱性,与集体经济有着“双向制动”关系的贫困农民,对于集体经济的热情、信心减退,即使扶贫政策不断向集体经济开绿灯,大多贫困人口仍执着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分散经营,成为难以组织的“原子户”。[1]
三、贫困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的动力因素
(未完,全文共4242字,当前显示11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