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透析

一、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过去难以想象的建设成就。例如,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一大批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自2000年以来,除云南省的gdp年均增长速度稍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外,其余十一省区的gdp年均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gdp增长速度从2002年起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2008年,内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4%;番茄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云南鲜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和贵州的烤烟产量占全国的45.9%,位居全国前两位。广西、贵州和宁夏已成为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重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多种原因,西部地区仍然面临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从国家层面上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不仅将会制约西部地区本身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而且将会影响沿海乃至全国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最终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不利。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农村贫困问题突出。2003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是6416.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94元,而2009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是18205.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20元,6年时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扩大了2826元。其中,贵州省的人均gdp是全国最低的,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2008年,西部地区仍有低收入以下农村贫困人口2648.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3%。据2007年统计,新疆人均gdp最高的三个州(地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巴音郭勒州分别是31140、98398、37466元;人均gdp最低的三个州(地区)都分布在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分别只有5958、3405、4712元,平均相差12倍。人均gdp最高的克拉玛依与最低的和田地区差距达近30倍。2007年,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口分别为369.43,188.39,50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24.9%,而三地州的gdp分别为239.2,63.7,

23.7亿元,仅占新疆当地gdp的9.3%。2009年发生的“七五”事件震惊世界,事件中80%以上的骚乱分子都来自于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未完,全文共7858字,当前显示12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