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依靠科技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思索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贵州经济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工业生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现象依然严重。2012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贵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这对于贵州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贵州工业发展方式,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贵州工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且正朝着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1.资源丰富,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结构。储量丰富、组合良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构成了贵州独特的资源优势。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贵州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工业结构:贵阳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全力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土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优势原材料的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子、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2.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9年全省工业生产总产值为1252.67亿元,较2005年增加了545.3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0.29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584.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92%。实现利润总额178.80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108.01亿元,年均增长率38.1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增加值的28.89%。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亿元以下单位数为2344个,亿元以上单位数为51个。实现工业利润亿元以下的单位有2804个,亿元以上的单位有37个。[1]“十一五”期间,贵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时机,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2009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5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47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865.16,比上年增长12.6%。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8.4:40.2:40.7调整为2008年的15.1:38.5:46.4,2009年三大产业比例为14.2:37.9:47.9。[1]2009年到2010年,贵州轻重工业比重有了改善: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重各为30.1%、69.9%;2010年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各位33.7%、66.3%。[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工业结构正在改善。


(未完,全文共5217字,当前显示13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