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课:群众路线的形成与丰富发展

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

工作路线”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推翻了强大敌人,夺取了革命胜利。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

中共二大就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中共中央的一个决议指出,中国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党会不会组织群众、深入群众。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在开创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坚持群众路线更为迫切。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1929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七大,就出现一些争论。一种意见以毛泽东为代表,认为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深入群众,做群众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等。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只管打仗,要求流动游击、走州过府。结果,毛泽东的意见没有通过,原任的红四军前委书记也未能当选。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到地方指导工作。

但是,红四军党内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又召开八大,认识仍然没有统一。会后,红四军派代表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听了汇报,做了重要指示——《中央对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共中央指出,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仍然由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其中还三次提到群众路线:筹款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给养及军需品问题也要经过群众路线。

红四军迅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请毛泽东回红四军。毛泽东召开了基层干部座谈会、士兵座谈会、群众座谈会等,把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认识和问题,一一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主持召开红四军九大,简称“古田会议”,通过《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强调,红四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不仅要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圆满实现,红四军党内各种争论得到圆满解决。从此,红军执行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逐步深入,逐步丰富,逐步发展。长征中,处处离不开群众路线,处处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援——红军过河,需要人民群众充当船工;红军行军,需要人民群众担任向导。红军打仗也需要走群众路线。长征中遇到的最后一道关口叫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不克腊子口,就要返回草地和雪山,另寻出路。攻开腊子口,就可以进入陕甘地区,开创新的革命局面。国民党军队在腊子口严密布防,红军反复冲锋,效果不大。于是就走群众路线,大家讨论怎么办。一个苗族小战士说,我擅长翻山越岭,可以带上一大盘绳子,从侧面爬上腊子口顶峰,把绳子绑到山顶上,突击队从侧面攀登到山顶……红军部队照此办理,从侧面迂回到山顶,居高临下,一顿手榴弹,把守卫腊子口碉堡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迅速占领了腊子口。


(未完,全文共5786字,当前显示13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