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流动性过剩次贷危机

[摘要]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反思危机,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为追求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放松信贷标准,盲目扩大贷款客户群体,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和业务创新。对照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流动性过剩也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盈利和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因此,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密切关注客观经济形势;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等。

[关键词]美国,流动性过剩,次贷危机,商业银行,博弈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面更广、涉及主体更多的“次级债风波”。令我们震惊的是,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力雄厚和管理先进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同样未能幸免。无论是商业银行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经营者,对此都深感困惑。但是,从商业银行视角系统地剖析,尤其是在解释为什么花旗等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也深陷次贷危机方面,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我们力图从流动性过剩这一视角,剖析该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和经营模式变化,探讨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机理,试图从中发现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导致信用风险快速膨胀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不足会引发商业银行挤兑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而银行流动性过剩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和模式,容易导致过度竞争。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缩减滞留在体内的过剩资金,往往盲目地追逐大户,非理性地降低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容易放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及其危机正是美国银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刘克崮,2007),但是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2l世纪初。尤其是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并从2003年6月26日~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1年多的时间。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造成了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竞争者纷纷进入市场。为了争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一些国际投行纷纷大举收购中小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2003年汇丰控股收购国际住房公司,2006年德意志银行收购it抵押贷款公司,以及摩根士丹利、美林、萨克森资本管理公司分别对贝尔斯登、第一福兰克林、安可信贷公司的并购,都是为了迅速进入美国房贷市场(金季,2007)。同时,受高额的利润回报所驱动,贷款经纪人队伍增长迅速。二是贷款标准越来越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多,可贷对象少,于是大胆创新贷款品种,竞相放宽房贷标准。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房贷品种,例如,只付息贷款、3年或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更有甚者,由于房贷市场竞争激烈,无首付、只付息、可调整利率等诱惑性利率不仅用于次级贷款,甚至发展广泛用于次优级、优级房贷。2005~2006年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有50%具备上述“创新”特征(金季,2007)。结果,拿不出收入证明或抵押品不足的家庭也拿到了贷款。


(未完,全文共7818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