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哈尔滨产业构造状态与问题剖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特性。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阻滞我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进行浅析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一、产业结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市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3664.9元,同比增长14.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951元,约为5458美元。总体来看,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阶段。从我市2010年gdp结构看,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3%、37.8%、50.9%,呈现了三、二、一的比例结构,可以看出我市当前产业结构的比例已相当于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水平,但这并不表明我市产业结构真的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产业层次。

我们可以按人均gdp(按当年美元汇率折算)的变化阶段,从我市的增加值三次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构成的演变历程挖掘我市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见附表)

(一)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初(1952年-1979年),人均gdp达到100美元至302美元,这一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1、国民经济在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发展。我市国民经济经历了稳定发展的“一五”时期、十年动乱及改革开放初的恢复增长阶段,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9年的42.1亿元,增长3.8倍,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1952年的32.6:44.2:

22.1调整为1979年的22.3:52.2:

25.6,三次产业结构始终呈现二、一、三的比例关系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起步高,快速扩张,现代化工业基础初步形成。哈尔滨市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布局、倾力建设的工业城市,在当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了电站设备、轴承、工量具、亚麻及军工产品等“十大军工”、“三大动力”企业,成为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一五”时期末、“二五”时期末,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5.2%、53.6%,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下同)分别为48.5%、52.1%;197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2%,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8.7%;1952年-1979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2倍,其中工业增长了7.9倍。

3、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滞缓。我市受国家产业政策倾力于工业扩张的影响,从“一五”时期开始,农业投入极为有限,农业没有获得应有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基础产业无法适应工业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五”时期、“二五”时期,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6.3%、15.3%,1952年-1979年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16.2%,分别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低5.1倍、6.7倍,比工业低6.7倍,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32.6%下降到1979年的22.3%。1979年末,在全市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中,农业投资4.84亿元,仅占全市投资额的6.8%,工业、建筑业投资额分别为41亿元、2.3亿元,分别占57.7%、2.3%;第三产业为23.0亿元,占32.3%。截止到1979年末,全市金融贷款余额26.8亿元,农业贷款仅为0.7亿元,仅占贷款额的0.26%。


(未完,全文共7262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