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使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这个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册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攻坚的效果尤为显著,交出了一份让世界惊叹的"中国答卷”。但是,由于历史、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原因,按照现有标准,我国仍有5575万贫困人口尚需脱贫,“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难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特困地区。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需要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在扶贫思路、机制、体制、政策和措施上做出重大创新。
[关键词]精准扶贫,反贫困,问题,路径
一、理论基础:贫困的定义、标准及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对贫困定义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就一般意义而言,贫困可分为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贫困是指生存主体经济范畴上的贫困,生活条件难以维持在最低水平的状况。广义上的贫困除了包括经济范畴层面贫困以外,还包括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例如生存年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就业失业等方面的状况。贫困标准,又叫贫困线,指的是在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生计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世界银行在2015年10月初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调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量增加。1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2比2010年提高了80%.按照当时汇率计算,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按此标准,当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为7017万人。
(二)反贫困基本理论
反贫困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内外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1.“涓滴效应”理论,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不给予特别的优待,而是通过早先发展起来的主体和地区通过二次消费,解决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最终实现减缓乃至消除贫困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2.“赋权”理论,指的是"赋予权利、使有能力”。赋权理论是在涓滴效应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产生的。要实现保护他们自身的权利目的,只能通过对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体制,通过“赋权”来保障贫困人口能够获取基本生活需要,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权利。因此,可见,超越经济层面直接从权利层面上向贫困人口“赋权”构成了赋权理论的核心。3.“人力资本”理论,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将资本认为是物质资产束缚的定义,而是将资本划分为两种类别———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贫困者进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从而提升他们的可行能力则成为推进反贫困战略的理性选择。4.“收入再分配”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认为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个人造成的,还包括国家或社会的因素,因此对于贫困人口国家或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国家机器通过再分配收入来增加穷人的社会福利,成为收入反贫困理论的直接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政策演变:从扶贫攻坚到精准扶贫
(未完,全文共6338字,当前显示14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