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漫谈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探究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及分析指标,建立了以获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质量、财务弹性为分析目标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以实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分析指标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现金流量表分析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所接受的基本分析体系,已提出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分析目标不明确,分析指标设计不合理两个方面。本文选择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及分析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初步建立现金流量表分析基本框架。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功能出发,、理论上探讨建立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系以及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专家评价法对理论上建立的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校正。考虑到本文研究内容专业性强,我们基本上选择会计工作者以及具有使用会计报表背景的人士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67.27%。对调查问卷采用投票法和计分法进行统计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探讨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理论探讨

一般认为,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存在现金流量信息不足等缺陷,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人们提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供更多的现金流量信息。因此,从现金流量表产生的背景来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说明来看,现金流量表分析评价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获现能力评价。根据一般评价方法,获现能力评价可以将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现金流量与投入资源或相关业务相比较,比如说,反映资产获现能力可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平均余额相比较。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分析中,我们将销售收入与投入资源或业务相比较,获得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将营运能力评价指标与获现能力评价指标相比较,相同之处是这些指标都反映企业利用资源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不过,营运能力指标反映的是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成果,而获现能力反映的是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成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把获现能力评价视为营运能力评价的补充。

获现能力分析的另一类特殊形式是利润的获现能力,即利润为企业创造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一般分析的方法是将现金净流量与利润额相比较。从分析方法来看,我们也可将这类分析视为现金净流量对利润的保障程度,即企业产生账面利润时,是否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由于这类分析对报表使用者来说有特殊的作用,我们把这类分析另称为盈利质量分析。可以看出,盈利质量分析是对传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补充。

企业获取现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支付的需要。因此,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另一个目标是支付能力分析。企业支付现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应付一些偶发性支出和投资机会的需要,以及某些资本支出的需要。从现金支付的用途来看,支付能力分析又可细分为:(1)偿债能力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筹集资金偿还债务。(2)财务弹性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灵活筹集资金应付偶发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资机会。(3)发展能力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筹集现金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支出需要。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着重点是分析企业现金能否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比基于分析资产、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的传统偿债能力分析更能直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我们可将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偿债能力分析的补充。


(未完,全文共6362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